奇书网 > 南朝不殆录 > 第82章 战邙山之丧偏师

第82章 战邙山之丧偏师

最新网址:www.qishuta.org

    宇文宪、达奚武、王雄等各部得宇文护军令,率军下了邙山,加入对洛阳城的攻击。

    连续三旬攻城未能得手,尉迟迥的十万府兵虽是精锐,损伤不过数千,也略显疲态。

    尉迟迥与众将商议,洛阳城内有两万守军,各军轮流进攻,消磨其战力和意志。

    军略既定,照此执行。

    那罗延所部也要参加攻城了,而且目标正是最为坚固的金墉城!

    墉者城墙楼堞,金者固若金汤。

    《大洞玉经》曰;金墉者,九天馆名,在云珠庭内,本是天帝的神仙居所。

    有“金墉映玉清,灵秀表天畿”,“玉帝乘车朱霄,绿霞焕金墉”的辞句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映射金墉城的,不是什么玉清绿霞,而是赤焰血光。

    如今地面东一条西一条,挖了多条土沟地道,宛如丑陋的疤痕。

    “太高了,三丈城墙,加上地势实际得有九丈,云梯车都够不着。”

    堆起的土山上,仰面与城头守军对射的士卒,不算密集的箭雨下,双方偶有军士中箭倒地。

    侯胜北表示赞同:“强攻徒损将士性命,眼下也只有消耗守军的人力、物资和士气了。北齐的援军一定会来,击败援军之后,城内人心摇摆,那时候才是破城的良机。”

    只是他心中有一疑问,放弃隔断河阳渡口可以说是为了引诱北齐援军来战,可为什么要放弃邙山的地利优势呢?

    万一北齐军来援,翻过邙山,从背后打正在攻城的部队一个措手不及怎么办?

    他并不觉得自己想得到的问题,北周有那么多久经沙场的宿将,会不清楚其中利弊。

    “派了斥候监视大河对岸动静的,不是毫无防备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除了老爷子去接应的突厥,压迫幽州和并州,使得北齐不敢大举南下支援之外,还有一路偏师。”

    那罗延解释道:“少师杨摽的一路兵马出轵关陉,威胁北齐援军的后路,我还担心对方不敢来呢。”

    见侯胜北仍是不解,那罗延更为详细地说明。

    杨摽是一员年近六旬的老将,曾出使邺城,深知东魏内情,后跟随太祖皇帝攻克了弘农。

    彼时黄河以北的邵郡一带仍然为东魏所控制。

    杨摽因其父曾任邵郡的白水县令,与当地的豪强有旧交,于是主动请缨,秘密潜入作为内应。

    成功潜入之后,杨摽与土豪王覆怜等谋划举事,应者三千人,果然里应外合,一举攻克邵郡,擒斩东魏所署的郡守程保及县令四人。

    之后杨摽率本地义从继续经略各地,诱说东魏城堡。

    仅旬月之间,正平、河北、南涉、二绛、建州、大宁等城,皆有请为内应者,大军因而轻易攻拔。

    沙苑之战高欢战败,杨摽分兵截击东魏的韩轨、潘乐、可朱浑元等各路殿军,杀伤甚众。

    东雍州刺史马恭畏惧杨摽的威名,弃城遁走,西魏占据了东雍州。

    太祖皇帝因为杨摽有谋略,表奏他行建州事。

    建州的位置处于东魏境内三百余里,可谓孤悬敌境,一般人根本不敢去上任。

    由于杨摽威恩夙着,所经之处,许多豪族带粮带兵投效,比至建州,麾下之众已达一万。

    东魏刺史车折于洛出兵迎击,被杨摽击败。

    又破东魏行台斛律俱的步骑二万于州西,大获甲仗及军资,义从的装备得到补充,由此威名大振。

    东魏大行台侯景前来,攻陷正平,派遣行台薛循义率兵与斛律俱会师,敌众渐盛。

    杨摽因为孤军无援,且腹背受敌,设计稳定军心,四处抄掠军资后,夜中拔营退回邵郡,全身而退。

    东魏以正平为东雍州,遣薛荣祖镇守。

    杨摽先遣奇兵急攻汾桥。

    薛荣祖尽出城中战士,于汾桥拒守。

    其夜,杨摽率步骑二千,从他处渡河,偷袭攻克了正平,夺回了东雍州。

    邵郡东部叛乱,杨摽予以镇压,又击破了东魏南绛郡,俘虏郡守屈僧珍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二十年前的邙山之战,杨摽攻拔柏谷坞。

    大军不利,侯景率骑追击,杨摽与韦法保同心抗御,不退反进十数里,逼退了侯景。

    齐神武围玉壁城,令侯景攻占齐子岭。

    杨摽担心其入寇邵郡,率骑抵御。

    侯景得知杨摽到来,斫木断路者六十余里,仍然惊而不安退还河阳,忌惮到如此程度。

    杨摽之后督晋建二州诸军事,攻破蓼坞,俘虏东魏将领李显。

    朝廷于邵郡置邵州,以杨摽为刺史,率所部兵镇守。一路进授大都督、仪同三司、开府、大行台尚书、少师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杨摽在东境二十余年,多次与北齐作战,未尝不捷。”

    一口气说完了杨摽的赫赫功绩,那罗延反问道:“有这么一位善战的名将在背后盯着,北齐援军怎么敢轻易渡河,不怕被前后夹击,全军覆没么?”

    侯胜北还是心存怀疑,道:“杨摽虽然厉害,麾下只有万余人马,而且还不是府兵精锐。要是北齐援军先集中对付他,解决了后顾之忧,再支援洛阳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侯兄弟,你毕竟不是北周人,所以很难理解我们对于杨摽的信任。”

    那罗延笑着道:“打个比方,要是你们南朝的陈庆之率军万人守在敌军后路,你会不会放心?”

    侯胜北一想,道理是这么个道理。

    尉迟迥等基于对杨摽这位常胜将军的信心,做出如此判断,也无可厚非。

    “杨摽的邵州义从,随他征战多年,战力不弱于府兵。”

    “他的副将也不弱,骠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司马裔所率的温城义从,从大统三年与东魏频频交战,到大统八年入朝,跟随归附的河内百姓有五千户之多。十三年攻拔东魏平齐、柳泉、蓼坞三城。十六年入建州,破东魏将刘雅兴,拔其五城。实力颇强。”

    “车骑大将军、仪同三司、新平郡守韩盛所率虽是郡兵,也是关中子弟。”

    那罗延补充道:“杨摽背靠轵关陉,只要不轻敌冒进,就算碰到优势兵力的敌军,只须退入陉中扼守陉口,北齐军也奈何他不得。”

    侯胜北觉得那罗延说的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戎马四十年的宿将,背靠有利地形,任务是牵制敌军即可。

    他只要扼守要害,无须主动攻击,还能出什么事情呢?

    邙山诸将也是这么想的,有杨摽在后虎视眈眈,齐兵必定不敢轻易渡河。所以并未派兵截断河阳渡口,只派出了斥候保持侦察。

    甚至由于兵力太过于富余,尉迟迥还派遣麾下的蒲州总管府长史郭彦,率一支部队前往支援另一路偏师的权景宣,南出汝颍。

    郭彦到了豫州,见权景宣顿兵悬瓠城下,主动请命进攻。

    权景宣判断悬瓠城防守严密,一时难以攻取,考虑转向南方,一路攻略郢州、北江州、南司州,直达大江边。

    好一个构想宏伟的大迂回战略。

    如果这个战略得以成功实施,北周边境就从安陆再向前推进一段,和南朝完全共有大江中游。

    幸好被郭彦阻止了。

    郭彦认为奉命出师,必须与主力大军相邻联动呼应,若向江畔立功,更非朝廷本意。

    放着汝南不打,把战线推到江夏一带,南朝会怎么想?

    他归属尉迟迥的序列,不必听从权景宣命令,独自谋划攻取悬瓠之计。

    恰逢北齐豫州道行台、豫州刺史王士良的妻弟董远秀私下派人接洽,表达了投诚之意,权景宣还是听从了郭彦的意见,引军围困悬瓠。

    十二月。

    豫州刺史王士良、永州刺史萧世怡出城投降。

    权景宣令郭彦守豫州,谢彻守永州,送王士良、萧世怡及降卒千人献捷于长安,获得了开战以来的首场胜利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两路偏师,一路报捷,一路却是大败。

    深受邙山诸将信任的少师杨摽,此时已经成为了北齐的俘虏。

    他被反绑双手,脸上和铠甲上满是泥土污渍,还有不少血迹,是被拖倒在地时沾上的。

    头盔已被打掉,杂乱的花白头发和脸色一样,正在寒风中抖动,不知是气愤、是恐惧、还是悔恨。

    北周军的尸体,横七竖八的静静躺在战场上。

    就因为他的轻敌,数千名战士成为了不归之人,其中多数是随他征战多年的邵州义从。

    新平郡守韩盛也战没于此,被取下了首级。

    只有司马裔和司马侃父子为温城本地土著,熟悉地形,力战杀出一条血路得免。

    杨摽本可以安安稳稳地守住轵关陉口的。

    陉西有斛律光去年新筑的勋掌城,已经被他攻克。

    敌军来攻,退回固守;敌军南下,前进挠后。

    只要拖住北齐援军,等到主力攻克洛阳,前后呼应,更有望击溃北齐宝贵的机动兵力,立下灭国首功。

    可是为什么自己就是忍不住,要出轵关,率兵深入敌境,偏偏又不严加防备呢。

    是不甘作为尉迟迥这个后生晚辈的陪衬?

    是对于自己二十多年常胜战绩的自信?

    还是潜意识里对北齐军的轻视?

    突然杀到的北齐太尉娄睿大军,将杨摽的骄傲自信撕了个粉碎。

    娄睿是个什么东西?三十出头的无名小辈而已。

    仗着是娄太后的侄子,无甚器量才干,凭着外戚的身份身居高位。

    纵情财色,时论风评都鄙视他。

    不过就是这个杨摽看不上的家伙,此刻却高高在上,决定了他的生死:“愿降?愿死?”

    杨摽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。

    常胜将军杨摽失去了他的不败声名和未来。

    北周军失去了钳制北齐援军的偏师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沉默许久的北齐终于露出了反击的獠牙。

    东安王娄睿、武兴王高普、都官尚书王峻等自邺城,率外军三万赴河阳。

    生擒了冒进的杨摽,击溃北周一路偏师,娄睿进位大司马,总领北齐援军一部,以王峻为南道行台,共同率军赴悬瓠,迎战另一路偏师权景宣。

    司徒、钜鹿郡公斛律光从骑兵曹拨兵五万,驰援洛阳。

    领军将军、兰陵王高长恭率禁军五千,另拨一队百名百保军士随同出征。

    斛律光、高长恭救洛阳的五万五千人先到河桥,见北周军势有十余万之多,未敢轻进。二将于北岸立下营寨,窥视对岸动向。

    齐主高湛犹豫一阵,还是召见了并州刺史、平原郡王段韶。由于突厥屡犯边境,段韶并不在晋阳,把驻地改到了塞下。

    此前周齐交涉,高湛曾经派遣黄门侍郎徐世荣乘坐驿车,赍周书询问段韶意见。

    段韶认为周人反覆,本无信义。

    宇文护外托为相,实为王也。既为母请和,不遣一介之使申其情理,仅靠书信往来就送其母,是为示弱。不如暂许,之后再放未晚。

    高湛不听,如今应验。

    然而情况紧急,高湛也顾不得面子,问段韶道:“洛阳危急,今欲遣王救之。突厥在北,复须镇御,如何?”

    段韶当即答道:“北虏侵边,事等疥癣。今西邻窥逼,乃腹心之病,请奉诏南行!”

    齐主令段韶驰援洛阳。

    二日后,齐主车驾亦自晋阳出发,亲赴洛阳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尉迟迥等获知杨摽兵败,北齐援军后路已再无自军牵制,于是分兵一部守太和谷,一部沿邙山布阵,与敌军隔河对峙。

    一方面攻城更急,尉迟迥遣使对城中道:“未闻救兵,何不降也?”

    独孤永业答道:”我城池严固,兵食有余,攻者自劳,守者常逸。待救援来到,忧尔众有不返之危。燕赵豪杰,必不为降将军也。”

    尉迟迥又命人于城下喊话:“城主受荣禄,汝等军士,何事相随入汤火中耶。”

    射书标示赏格,投于城中:能斩城主降者,拜太尉,封开国郡公,邑万户,赏帛万匹。

    独孤永业题书于背,反射城外:若有斩尉迟迥者,一依此赏。

    与段思文巡视城头,抚慰战士,城内士卒莫不感励,人有死难之心,而无投降之意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不知不觉间,北周军已攻城一月有余。

    腊月天寒,连日起了阴雾。

    雾气从河面升起,远远望去如水面沸腾,水汽变幻,不见对岸。更连接山雾,满山满谷皆为白障笼罩,风吹不散。

    就像是一层不祥的白布,遮挡住了北周军的前路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《地名对照》

    轵关陉:今济源市西十一里处

    勋掌城:今济源市西北二十四里勋掌村

    温城:今温县

最新网址:www.qishuta.org

新书推荐: 全家被流放,我八岁科举翻身 龙笑 警察故事2050 易之梦 书籍1363359 前世白月光不要操控我! 封神:开局说书九龙拉棺,哪吒提前降世 隐神 村野小神医 离婚后,女总裁追悔莫及